顾远山
近日,北京市东城区推行政府采购及工程建设领域廉洁准入管理实施办法,要求参与政府采购、工程建设的投标人须在招投标文书中提供三年内没有行贿记录的查询结果。这就意味着,有行贿记录的企业,将被拒之门外。
众所周知,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领域由于资金量大、资源密集,往往是腐败易发、多发的高风险地带,需要进行重点监控,以防不良因素的侵袭。让有行贿记录的企业浑水摸鱼参与投标,无形中给腐败滋生提供了温床,必须让其从一开始就出局。这样,既可以减少腐败风险,也是树立一种导向,让暗箱操作、利益输送那一套靠边站,进行公开、公正和透明的竞争,使政府采购更加公平而高效。
以往,相关部门也提供了企业行贿档案查询服务,但一直以来不具有强制性,是否查询、查询结果是否采纳,都由招标单位自行决定。而东城区此次“行贿者一律出局”的举措,相当于把软规定变成了硬杠杠,用刚性的制度,提高了政府采购及工程建设的廉洁准入门槛。
据报道,目前在东城区检察院“行贿档案查询”接待处,平均每天前来查询的单位有20多个,甚至有时候需要排队。这就说明,很多单位都有对企业是否有行贿记录的信息需求。把好准入关,驱逐“劣币”、引进“良币”,建立公正规则,无疑是防治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的一种重要手段。
挡住行贿,还要杜绝寻租。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从以往不少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案例来看,既有一些企业和商人为牟取非法利益而不择手段的问题,也有一些公职人员以权谋私、监管部门缺乏监督的问题,这两个方面都是导致腐败的推手,需要同时纳入治理视野。
打铁还需自身硬,免疫力强的人,才能顶得住病毒的侵袭。在有效制约和规范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领域的权力,使其在不敢腐、不能腐的制度笼子里运行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相关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不断强化其“不想腐”的意识和自觉,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
当然,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净化社会风气,需要多方着力、形成合力。既敢于向行贿说不,也敢于向索贿宣战,更勇于破除种种潜规则和错误观念,这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反腐正能量,让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领域风清气正。